書虫精品

俄蘇翻訳文学与中国現代文学的生成

蘇暢 社会科学文献 2013年9月
p250/16開/平装
ISBN750974959X
外国文学訳介是中国現代文学得以成為“現代”的重要条件,其中俄蘇文学的影響尤為深遠。外来文化作為他者凝聚了文化自我的投射,並且僅僅在主体文化内部才能発揮作用。
目録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外国文学訳介与中国現代文学主体性和現代性的建構
第二節 五四前的俄国文学訳介
第三節 “中俄相似性”神話与五四時期俄国文学訳介
第四節 研究対象与目的、研究方法及展開路径
第二章 托爾斯泰与中国現代文学
第一節 初入中土的托爾斯泰:宗教家与道徳家
第二節 五四時期:従“軌道破坏者”到革命“最初之動力”
第三節 “革命文学”論争時期:“従新估价”与新的批評模式
第四節 20世紀三四十年代:芸術家的浮現
第三章 現実主義理論話語中的俄国因素
第一節 五四思潮下的写実主義
第二節 科玄論戦与話語転向
第三節 “社会主義現実主義”:口号与辨析
第四章 文学的観念与規約:“党的文学在中国”
第一節 何謂“文学”?
第二節 《党的組織和党的文学》:従俄国到中国
第三節 観念-制度-知識:“党的文学”的影響
第四節 “去政治化”的政治和“党的文学”的改訳
第五章 “国民性”“人民性”話語与翻訳的政治
第一節 現代民族国家与“国民性”
第二節 “人民”和“人民性”
第三節 翻訳和政治
結語
参考文献
索引



Copyright (C) 2013 Frelax ShuC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