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20世紀中国社会生活変遷史
厳昌洪 著 人民出版社 2007年2月 p545/16開/平装 ISBN7010060452 |
本書将中国20世紀社会生活変遷的歴史画巻鋪展在人們面前,渉及服飾、飲食、民居、交通、婚俗、両性、養老、喪祭、節慶、娯楽、社保,濃縮了百年来的世態風情、滄海桑田。配歴史照片百余幅。 |
目録 | ||||
序言 | 生活是个大世界 | 劉志琴 | ||
前言 | ||||
|
||||
一 | 服飾潮流的急劇変化 | |||
(一) | 清末官民服飾 | |||
(二) | 清末民初放足剪辮 | |||
(三) | 民国服飾潮流与時装 | |||
(四) | 新中国的服飾習尚 | |||
二 | 飲食文化的緩慢演変 | |||
(一) | 清末宮廷飲宴与民間飲食習尚 | |||
(二) | 民国時期食俗的伝承与変異 | |||
(三) | 西洋食品的伝入与流行 | |||
(四) | 宴飲的奢侈与戒奢崇儉的呼吁 | |||
(五) | 飲食文化在新中国的変遷 | |||
三 | 居住条件的逐歩改善 | |||
(一) | 清末官民建筑風格 | |||
(二) | 西式建筑的出現 | |||
(三) | 新中国居住条件的普遍改善 | |||
四 | 交通設施的更新換代 | |||
(一) | 伝統代歩工具 | |||
(二) | 新式交通工具 | |||
(三) | 交通近代化与社会変遷 | |||
(四) | 新中国交通事業的発展 | |||
五 | 婚姻礼俗的時代変遷 | |||
(一) | 対旧式婚礼的反思 | |||
(二) | “文明結婚”与“集団結婚” | |||
(三) | 旧時代的几種特殊婚姻 | |||
(四) | 新《婚姻法》的貫徹与新式婚礼的流行 | |||
(五) | 離婚率上昇的趨勢 | |||
六 | 両性観念的悄然変化 | |||
(一) | 自梳女与不落家 | |||
(二) | 対伝統貞操観的批判 | |||
(三) | 廃婚主義与性自由 | |||
(四) | 性圧抑与“性開放” | |||
七 | 慈幼養老的観念更新 | |||
(一) | 伝統生育観与求子風習 | |||
(二) | 誕生礼与成年礼 | |||
(三) | 寿慶与敬老養老風尚 | |||
(四) | 新時代人生礼儀的演変 | |||
(五) | 計劃生育与生育観念的変化 | |||
八 | 喪祭制度的有限変革 | |||
(一) | 晩清官民与民間喪礼 | |||
(二) | 民国公葬制度 | |||
(三) | 民国年間喪葬礼俗的演変 | |||
(四) | 新中国提倡火葬与殯葬改革 | |||
(五) | 伝統祭礼在20世紀的革廃 | |||
九 | 歳時節日的新旧融合 | |||
(一) | 清末宮廷和民間節日習俗 | |||
(二) | 民国年間歴法改革 | |||
(三) | 伝統節日的変化 | |||
(四) | 新式節日的興起 | |||
(五) | 新中国的節日、紀念日 | |||
十 | 娯楽活動的花様翻新 | |||
(一) | 清末宮廷遊楽 | |||
(二) | 民間娯楽的伝承与演変 | |||
(三) | 新式娯楽的興起与発展 | |||
(四) | 新中国的娯楽活動 | |||
十一 | 社会保障的不断進歩 | |||
(一) | 清末官民医療与保健 | |||
(二) | 清末救済机構与賑済活動 | |||
(三) | 民国政府的救災与済窮 | |||
(四) | 民間慈善事業的発展 | |||
(五) | 社会主義福利事業与救災活動 | |||
十二 | 社会風尚的改良運動 | |||
(一) | 悪風陋俗種種 | |||
(二) | 清末民初移風易俗思潮 | |||
(三) | 国民政府風俗調査与改良活動 | |||
(四) | “新生活運動”与《北泉議礼録》 | |||
(五) | 革命根据地的移風易俗 | |||
(六) | “五講四美”与精神文明建設 | |||
|
||||
照片索引 | ||||
後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