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近代漢語研究概要-語言学教材系列
蒋紹愚 著 北京大学 2005年11月 p336/16開/平装 ISBN7-301-08905-8 |
目録 | ||||
第一章 | 緒論 | |||
第一節 | 什麼是近代漢語 | |||
第二節 | 為什麼要研究近代漢語 | |||
第三節 | 近代漢語研究的現状 | |||
第二章 | 近代漢語研究的資料 | |||
第一節 | 近代漢語資料簡介 | |||
一 | 唐五代 | |||
二 | 宋代(附金代) | |||
三 | 元代 | |||
四 | 明代 | |||
第二節 | 語言資料的鑑別 | |||
第三節 | 語言資料的分析 | |||
第三章 | 近代漢語語音研究 | |||
第一節 | 唐五代語音的研究 | |||
一 | 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研究 | |||
二 | 唐代声調的研究 | |||
三 | 唐五代西北方言和現代方言 | |||
四 | 小結 | |||
第二節 | 宋代語音的研究 | |||
一 | 《皇極経世書声音図》研究 | |||
二 | 朱熹反切研究 | |||
三 | 小結 | |||
第三節 | 元代語音的研究 | |||
一 | 《中原音韻》研究 | |||
二 | 《中原雅音》研究 | |||
三 | 小結 | |||
第四節 | 明代語音的研究 | |||
一 | 《韻略易通》、《等韻図経》、《韻略匯通》研究 | |||
二 | 《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中的漢朝対音 | |||
三 | 《西儒耳目資》研究 | |||
第五節 | 近代漢語的共同語 | |||
第四章 | 近代漢語語法研究 | |||
第一節 | 近代漢語的代詞 | |||
一 | 人称代詞 | |||
二 | 指示代詞 | |||
三 | 疑問代詞 | |||
第二節 | 動態助詞和結構助詞 | |||
一 | 了 | |||
二 | 着 | |||
三 | “底”、“地”和“的” | |||
第三節 | 述補結構 | |||
一 | 動結式 | |||
二 | 帯“得”的述補結構 | |||
第四節 | 処置式 | |||
一 | 処置式的産生和類型 | |||
二 | 処置式形成的途径 | |||
三 | 処置式功能的歴史発展 | |||
第五節 | 近代漢語的被動式 | |||
一 | “被”字句 | |||
二 | “吃”字句 | |||
三 | “教(叫)”字句和“給”字句 | |||
四 | 小結 | |||
第六節 | 近代漢語的語气詞 | |||
一 | [a1] | |||
二 | [ma3] | |||
三 | [ne4](那、哩) | |||
第五章 | 近代漢語詞匯研究 | |||
第一節 | 近代漢語詞匯研究的概況 | |||
一 | 20世紀以前近代漢語詞匯研究的概況 | |||
二 | 20世紀以来近代漢語詞匯研究的概況 | |||
三 | 国外対近代漢語詞匯的研究 | |||
第二節 | 近代漢語詞匯研究的方法 | |||
第六章 | 作品的断代和方言成分的考察 | |||
第一節 | 作品的断代 | |||
第二節 | 方言成分的考察 | |||
一 | 西遊記 | |||
二 | 金瓶梅 | |||
三 | 紅楼夢 | |||
四 | 儒林外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