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類解”類文献中的漢-朝詞匯研究-朝鮮-韓国学研究叢書
金哲俊 著 人民出版社 2012年6月 p242/16開/平装 ISBN7010109214 |
本書帰納和分析了19世紀末在朝鮮刊行的《訳語類解》、《同文類解》等4个“類解”類文献,通過与18000多个漢字詞匯対応的朝鮮語解釈詞或詞組,重点研究漢字詞匯和朝鮮語漢字詞的使用情況,調査了个別漢字詞的変化過程以及不同年代的漢字詞的使用状況。 |
目録 | ||||
前言 | ||||
第一章 | “類解”類漢語詞匯研究 | |||
第一節 | 在“類解”類文献里所体現的漢語詞匯的地位及接受情況 | |||
1 | 従三个文献的編撰関系及特点的角度分析当時漢語的地位 | |||
2 | 従解釈詞的角度分析当時借用看漢語詞匯的情況 | |||
3 | 朝、満、蒙三国語言之間的関系 | |||
第二節 | “類解”類文献的漢語詞匯与語義関系 | |||
第三節 | “類解”類詞匯体系中所反映的漢語詞匯地位 | |||
1 | 与詞条同一的解釈詞 | |||
2 | 以“--??”形式標記的解釈詞 | |||
3 | 以与漢語詞条不同的漢字標記的解釈詞 | |||
4 | 以与漢語詞条不同的漢字+朝鮮語或朝鮮語+与漢語詞条不同的漢字標記的解釈詞 | |||
5 | 以“--朝鮮語固有語”形式標記的解釈詞 | |||
6 | 以与詞条漢語不同的漢字+??形式標記的解釈詞 | |||
7 | 以“上仝”形式標記的解釈詞 | |||
第二章 | 《訳語類解》的漢語詞匯分類与詞匯場以及構詞特点 | |||
第一節 | 《訳語類解》的漢語詞匯分類与詞匯場 | |||
1 | “天”和“地”詞匯場 | |||
2 | “人”的詞匯場 | |||
第二節 | 《訳語類解》的漢語詞匯構詞特点 | |||
1 | 《訳語類解》的漢語詞匯詞法構成特点 | |||
2 | 《訳語類解》的漢語詞匯句法構成特点 | |||
3 | 《訳語類解》三音節漢語詞匯的構詞特点 | |||
第三章 | “類解”類朝鮮語詞匯研究 | |||
第一節 | 因標記法的変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1 | 因上綴和下綴標記法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2 | 因復綴標記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第二節 | 因輔音変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1 | 因緊音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2 | 因齶化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3 | 因送气音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第三節 | 因元音変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1 | 因“.[a]的消失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2 | 因圓唇元音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3 | 因陰性元音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4 | 因単元音化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第四節 | 因音節的添加和脱落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第五節 | 因尾音変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第四章 | 《華語類抄》詞匯体系研究 | |||
第一節 | 文献考証 | |||
第二節 | 《華語類抄》詞匯体系研究 | |||
1 | 対訳漢語詞条的解釈詞研究 | |||
2 | 外来語研究 | |||
第五章 | 《華語類抄》的朝鮮語詞匯変化研究 | |||
第一節 | 詞匯的外形変化 | |||
1 | 因音節的増減引起的外形変化 | |||
2 | 因語音変化而引起的詞匯外形変化 | |||
第二節 | 詞匯的交替 | |||
1 | 《華語類抄1》中被交替的詞匯 | |||
2 | 《華語類抄2》中被交替的詞匯 | |||
3 | 《華語類抄1、2》之後被交替的詞匯 | |||
第六章 | 《同文類解》与《女真訳語》的詞匯比較 | |||
第一節 | 《同文類解》与《女真訳語》詞匯対照 | |||
第二節 | 《同文類解》的満語与《女真訳語》比較 | |||
1 | 《同文類解》的満語与《女真訳語》基本相同的約達60% | |||
2 | 《同文類解》的満語与《女真訳語》相近的約23% | |||
3 | 《同文類解》的満語与《女真訳語》不同之処約占16% | |||
4 | 漢語与朝鮮語記録其他語言(女真語或満語)的不同之処 | |||
附録 | ||||
一 | 対応于同一个解釈詞的漢語詞条 | |||
二 | 《訳語類解》漢語詞匯 | |||
参考文献 | ||||
後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