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中国近現代史論叢
福建師範大学中国近現代史教研室 編 社会科学文献 2012年10月 p604/16開/平装 ISBN7509733847 |
本書為福建師範大学社会歴史学院中国近現代史学科豊碩科研成果的結集。收録《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北伐東路軍在福建的勝利進軍及其速勝的原因》、《試論第一次世界大戦前後中国進出口貿易変化与発展的趨勢》、《論南京国民政府時期国地財政劃分制度》、《西方来華伝教士与近代中国科挙制度改革》、《厳復政治思想的両个世界》、《毛沢東清正廉潔思想的歴史発展及其特点》等共42篇。 |
目録 | ||||
前言 | ||||
一 |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 明龍 | ||
二 | 中法戦争前的福建海軍 | |||
……黄国盛 | ||||
三 | 福建辛亥風雲 | |||
……範啓龍 | ||||
四 | 北伐東路軍在福建的勝利進軍及其速勝的原因 | 陳能南 | ||
五 | 試析20世紀二三十年代郷村建設運動中地方政府作為-以福建“営前模範農村”為例 | 陳孝華 | ||
六 | 福建事変初探 | 鄭勉己 | ||
七 | “文革”時期紅衛兵組織之特征-以福建紅衛兵組織為个案的分析 | 叶青 | ||
八 | 清代的茶叶貿易与資本原始積累 | 程鎮芳 | ||
九 | 清代闽台“三通”及其歴史影響 | |||
……黄国盛 | ||||
十 | 五口通商前後福建茶叶貿易商路論略 | 程鎮芳 | ||
十一 | 試論第一次世界大戦前後中国進出口貿易変化与発展的趨勢 | 黄国盛 | ||
十二 | 民間伝統借貸与農村社会経済-以20世紀初期(1900-1930)赣闽辺区為例 | 温鋭 | ||
十三 | 蘇維埃時期中共工商業政策的再探討-兼論敵人、朋友、同盟者的転換与労動者、公民、主人的定位 | 温鋭 | ||
十四 | 論南京国民政府時期国地財政劃分制度 | 劉慧宇 | ||
十五 | 論民国時期証券市場監管的行政作為 | |||
……劉慧宇 | ||||
十六 | 中国共産党在革命根据地的治水実踐回溯 | 高峻 | ||
十七 | 民国時期恵安女集体自殺現象之探究 | 楊斉福 | ||
十八 | 歴史認識驅動系統論綱-兼論多角度研究歴史 | 汪征魯 | ||
十九 | 唯物史観的歴史命運-関于馬克思主義文本解読的思考 | 汪征魯 | ||
二十 | 文化三性闡微 | 王玉華 | ||
二十一 | 福州民間文化与近代東西方文化交流 | 林金水 | ||
二十二 | 西方来華伝教士与近代中国科挙制度改革 | 楊斉福 | ||
二十三 | 従“手術刀”到“出頭天”-台湾基督教史述論 | 林金水 | ||
二十四 | 船政前後学堂和我国近代科技隊伍的産生 | 林慶元 | ||
二十五 |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文化変革述論 | 王民 | ||
二十六 | 論現代中国東南沿海地区農民的向外開拓意識 | 陳孝華 | ||
二十七 | 関于馬克思主義在福建伝播的几个問題 | 王大同 | ||
二十八 | 福建永安抗日文化活動的特点与起落 | 鄭勉己 | ||
二十九 | “文革”時期知識青年上山下郷社会心理探析 | 叶青 | ||
三十 | 裴蔭森与福建船政局的重振及発展-兼与“洋務運動開始破産論”商榷 | 王民 | ||
三十一 | 方伯謙案新探 | 陳貞寿 | ||
三十二 | 厳復“天演”進化論対近代西学的選択与匯釈 | 王民 | ||
三十三 | 厳復政治思想的両个世界 | |||
……王玉華 | ||||
三十四 | 関于陳宝琛的几个問題 | 陳貞寿 | ||
三十五 | 章太炎是小資産階級思想家 | 林慶元 | ||
三十六 | 清末民初恽毓鼎与梁啓超関系述論 | 楊斉福 | ||
三十七 | 論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分化与嬗変 | 叶青 | ||
三十八 | 林祥謙愛国主義思想初探 | 王大同 | ||
三十九 | 陳儀主闽期間功過述評 | 陳能南 | ||
四十 | 1949年蒋介石三次入闽之考辨 | 陳孝華 | ||
四十一 | 試析1971年毛沢東南巡対粉碎林彪集団的重要作用 | 高峻 | ||
四十二 | 毛沢東清正廉潔思想的歴史発展及其特点 | 高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