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詞匯学与辞書学研究
蘇宝栄 商務印書館 2008年6月 p// ISBN7100055687 |
目録 | ||||
第一部分 | 詞匯学部分 | |||
一 | 本質的同一性与特質的差異性-談漢語詞匯学研究民族特征的発掘与利用 | |||
二 | 漢語語義研究的基本単位応分為語素与詞両个層級 | |||
三 | 論語素的大小与層級、融合与変異 | |||
四 | 詞的表層“所指義”与深層“隠含義” | |||
五 | 論語境的“三个層面”-“語境”理論従伝統到現代的発展 | |||
六 | “義素”的分析和“語素”的切分 | |||
七 | 詞義的層次与義素的類型 | |||
八 | 詞的語境義与功能義 | |||
九 | 詞的功能義的層次分析 | |||
十 | 詞的功能的遊移性与功能詞義研究 | |||
十一 | 詞語兼類的功能顯示与深層語義分析 | |||
十二 | “隠喩類比”与“近義偏移”-談漢語多義詞形成的両種主要途径 | |||
十三 | 論文学作品中語詞的“言外義” | |||
十四 | 漢語詞義演変規律新探 | |||
十五 | 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要“以古限今”-談古語詞在現代漢語中的理解和運用 | |||
十六 | 関于異形詞整理和規範的理論思考 | |||
十七 | 連綿詞(字)的義界及其二字分合的歴史考察-兼論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的連綿字研究 | |||
十八 | 注重民族特点、堅持漢語詞匯形、音、義的綜合研究 | |||
十九 | 論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的詞匯研究 | |||
第二部分 | 辞書学部分 | |||
一 | 詞的義系、義点、義位与詞典的義項 | |||
二 | 漢語語文辞書的詞性標注及其対釈義的影響 | |||
三 | 詞性標注与“詞性”術語的“泛化” | |||
四 | “隠喩”認知、詞義変化与辞書釈義 | |||
五 | 詞典的語言釈義和語用釈義 | |||
六 | 専科辞典的語詞釈義和概念釈義 | |||
七 | 詞的語言意義、文化意義与辞書編纂 | |||
八 | 漢語特殊詞義探源与語文詞典編纂 | |||
九 | 文字的動態考釈方法与字典本義 | |||
十 | 文字的多源性与字典本義的説解 | |||
十一 | 詞義的語境偏移与語文詞典釈義 | |||
十二 | 語文辞書釈義方式上的几个“誤区” | |||
十三 | 《説文解字》的釈字特征 | |||
十四 | 詞義的系統性、両重性与辞書編纂 | |||
十五 | 辞書学的广義与狭義 | |||
十六 | 辞書的現実功能与潜在功能 | |||
十七 | “語境”理論与辞書編纂 | |||
十八 | 応当提高語文辞書編纂的理論内涵 | |||
十九 | 試論連綿詞典的編写体例 | |||
二十 | 漢字部首牌検法規範化試探-論“切分、定位(定序)”帰部法 | |||
二十一 | 語言文字的変異性与辞書規範的動態性 | |||
二十二 | 樹立辯証的規範観,妥善処理語言文字規範的相関問題-再談語文辞書規範的原則与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