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中国文化与中国芸術心理思想

王先霈 著 湖北教育 2006年2月
p362/16開/平装
ISBN7-5351-4539-6
本書主旨是討論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芸術心理伝統的認識与詮解。
目録
緒論
“心理”釈義
“芸術心理”釈義
中国文化和中国芸術心理

第一編 中国芸術心理思想的源頭
第一章 由和而楽−儒家芸術心理思想的基調
第一節 中和之楽
第二節 興、観、群、怨的心理学詮釈
第三節 知言養气与以意逆志
第二章 由忘到適−道家芸術心理思想的基調
第一節 斉以静心
第二節 欲言而忘言
第三節 吾喪我
第四節 忘適之適
第三章 従哲学的体験論到芸術的体験論
第一節 心理活動的指向−軽外重内
第二節 道徳的自省与芸術的体験
第三節 抒情者的体験与叙事者的体験
第二編 従外部向内部的転変
第四章 作者的社会態度与芸術創作心理動力−“発憤”説的心理学内涵
第一節 怨憤作為創作心理動力的普遍性与正当性
第二節 詩窮而後工
第三節 悲音為美
第五章 作家的自然観与芸術創作的心理動力−興論的心理学内涵
第一節 民歌中的興及其心理机制
第二節 文人詩歌中的興及其心理机制
第三編 玄風影響下人性的自覚与詩性的自覚
第六章 才气論
第一節 名教与自然
第二節 文以气為主
第三節 气之清濁、陰陽、剛柔
第七章 言意之辨和声无哀楽論
第一節 言意之辨与味外之味
第二節 声无哀楽論与形式情緒
第八章 神思論
第一節 神思与想象
第二節 神思与興会
第四編 仏学対芸術心理思想的影響
第九章 自性与仏性
第一節 念仏観相与熟想黙識
第二節 自性見仏与作家的主体性
第十章 頓悟与漸悟
第一節 悟是対于関系的把握
第二節 頓悟与漸悟的互相依存
第十一章 境与味
第一節 境与境界
第二節 味与体味
第五編 理学与反理学思潮下的芸術心理思想
第十二章 以物観物、涵養性情与理学家的詩学
第一節 以物観物与邵雍的詩学思想
第二節 涵養性情与朱熹的詩学思想
第十三章 理学的情欲心理思想与芸術心理的関系
第一節 理欲観的歴史演変及与文芸的関系
第二節 朱熹対于《詩経》中“淫詩”的論述
第十四章 小説戯曲創作和接受心理中的理欲関系
第一節 礼教対于模彷的芸術的排斥和圧制
第二節 小説、戯曲中的情欲的正面表現
第三節 理欲関系中主体的自律与自由
第十五章 狂禅作風与文学創作和批評態度
第一節 従“赤子之心”到性霊説
第二節 文学批評態度与存在的時間焦慮

後記




Copyright (C) 2006 Frelax ShuC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