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巴金《随想録》研究-巴金研究叢書
胡景敏 著 復旦大学 2010年8月 p341/16開/平装 ISBN7309069668 |
目録 | ||||
緒論: | 巴金的意義 | |||
一、 | 巴金意義的釈放 | |||
二、 | 一个学術話題 | |||
三、 | 賛誉与貶抑之争 | |||
四、 | 《随想録》与“巴金的意義” | |||
第一章 | 《随想録》研究反思 | |||
一、 | 《随想録》的発表于結果 | |||
二、 | 《随想録》研究的意義 | |||
三、 | 《随想録》研究反思 | |||
四、 | 《随想録》研究方法論 | |||
第二章 | 作為五四回響的《随想録》 | |||
一、 | 自我:一个意識形態神話 | |||
二、 | 早年巴金:按照文本生活 | |||
三、 | 《随想録》:回到自我具体性 | |||
四、 | 重塑新的抽象自我 | |||
五、 | 盧梭、托爾斯泰与晩年巴金 | |||
第三章 | 《随想録》与現代性話語実踐 | |||
一、 | 知識分子与現代性 | |||
二、 | 巴金的革命現代性話語 | |||
三、 | 従歴史理性到常識理性 | |||
四、 | 道徳的个人性与公共性 | |||
五、 | 翁健的文化姿態 | |||
第四章 | 作為文芸論的《随想録》 | |||
一、 | 従个人経験出発的“談芸録” | |||
二、 | 在“去政治化”的文学思潮中 | |||
三、 | “非文学”的文化観 | |||
四、 | “无技巧”境界 | |||
第五章 | 《随想録》与新啓蒙 | |||
一、 | 新時期的新啓蒙 | |||
二、 | 《随想録》的言説策略 | |||
三、 | 《随想録》的十七年叙述 | |||
四、 | 擺脱“精神奴役的創傷” | |||
五、 | 与新時期思想史同歩 | |||
第六章 | “随想”作家群 | |||
一、 | 失憶的文革叙述 | |||
二、 | “随想”作家群的興起 | |||
三、 | “随想”作家群的精神類型 | |||
四、 | 従我的思想到我們的観念 | |||
第七章 | 《随想録》意義的延伸 | |||
一、 | 巴金的後《随想録》写作 | |||
二、 | 《随想録》的自我経典化 | |||
三、 | 《大公報》与《随想録》的伝播 | |||
四、 | 《随想録》的読者接受 | |||
余論: | 続“巴金的意義” | |||
一、 | 面対後現代語境 | |||
二、 | 重建民族的倫理想象力 | |||
主要参考文献 | ||||
後記(一) | ||||
後記(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