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沈従文研究資料(上下)-中国現代作家研究資料叢書
劉洪涛 等編 天津人民出版 2006年6月 p1279/32開/平装 ISBN7-201-05217-9 |
全書共5輯:“沈従文生平及文学活動事略”、“沈従文談自己的創作”、“沈従文研究論文、論著選輯”、“沈従文研究資料目録索引”、“沈従文著作系年”,還收入了沈従文各个時期的一些照片,及沈従文著作版本、書法的影印件,在同類書籍中也收録作家的作品版本目録、中文著作総書目、外文訳作目録等。 |
目録 | ||||
第一輯 | 沈従文生平及文学活動事略 | 糜華菱 | ||
第二輯 | 沈従文談自己的創作 | 沈従文 | ||
一 | 《阿麗思中国遊記》(第一巻)後序 | |||
二 | 《石子船》後記 | |||
三 | 《一个母親》序 | |||
四 | 《阿黒小史》序 | |||
五 | 《鳳子》題記 | |||
六 | 《月下小景》題記.附記 | |||
七 | 《辺城》題記.新題記 | |||
八 | 我的写作与水的関系 | |||
九 | 情緒的体操 | |||
十 | 習作選集代序 | |||
十一 | 《長河》題記 | |||
十二 | 《看虹摘星録》後記 | |||
十三 | 水雲 | |||
十四 | 《沈従文小説選集》題記 | |||
十五 | 我怎麼就写起小説来 | |||
十六 | 抽象的抒情 | |||
十七 | 答凌宇問 | |||
十八 | 《湘西散記》序 | |||
第三輯 | 沈従文研究論文、論著選輯 | 劉洪涛 | ||
一 | 給一个文学青年的公開状 | 郁達夫 | ||
二 | 大学与学生 | 唯剛 | ||
三 | 沈従文的《鴨子》−未必如此雑記之四 | 徐霞村 | ||
四 | 一个空虚的作者−評沈従文先生及其作品 | 侍桁 | ||
五 | 沈従文的《旧夢》 | 陳子展 | ||
六 | 故事的復制−評沈従文著《月下小景》 | 侍桁 | ||
七 | 読《辺城》 | 汪偉 | ||
八 | 沈従文論 | 蘇雪林 | ||
九 | 読過了《辺城》 | 羅曼 | ||
十 | 沈従文的短篇小説 | 李同愈 | ||
十一 | 《辺城》与《八駿図》 | 劉西渭 | ||
十二 | 《従文自伝》 | 畢樹棠 | ||
十三 | 評《八駿図》 | 李影心 | ||
十四 | 沈従文的作品評判 | 賀玉波 | ||
十五 | 《廃郵存底》 | 若愚 | ||
十六 | 沈従文的《貴生》 | 凡容 | ||
十七 | 関于“差不多” | 茅盾 | ||
十八 | 評《主婦集》 | 林茨 | ||
十九 | 従沈従文筆下看魯迅 | 聶紺弩 | ||
二十 | 《昆明冬景》 | 林茨 | ||
二十一 | 論沈従文的《従現実学習》 | 林華 | ||
二十二 | 斥反動文芸 | 郭沫若 | ||
二十三 | 略評沈従文的“熊公館” | 乃超 | ||
二十四 | 莫辜負了思想自由-訪問沈従文先生 | |||
……《新民報》記者 | ||||
二十五 | 沈従文的小説創作−《中国新文学史稿》節選 | 王瑤 | ||
二十六 | 沈従文《看虹摘星》(節選) | 孫陵 | ||
二十七 | 沈従文的小説−《中国現代小説史》節選 | |||
……(美)夏志清 | ||||
二十八 | 《沈従文評伝》(選訳) | |||
……(美)聶華苓 | ||||
二十九 | 論沈従文的創作−《中国新文学史》節選 | |||
……司馬長風 | ||||
三十 | 沈従文的創作−《中国現代文学史》節選 | 田仲済 | ||
三十一 | 従沈従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芸風格 | 朱光潜 | ||
三十二 | 沈従文論 | |||
……(美)金介甫 | ||||
三十三 | 関于沈従文同志的文学成就歴史将会重新評价 | 朱光潜 | ||
三十四 | 論沈従文筆下的人性美 | 呉立昌 | ||
三十五 | 従苗漢文化和中西文化的撞撃看沈従文 | 凌宇 | ||
三十六 | 沈従文構筑的“湘西世界” | 趙園 | ||
三十七 | 沈従文与中国現代文学的地域色彩 | |||
……(美)金介甫 | ||||
三十八 | 沈従文与東西方文化(節選) | 趙学勇 | ||
三十九 | “郷下人”的文体与“土紳士”的思想−論沈従文的小説文体 | 王暁明 | ||
四十 | 《月下小景》考 | |||
……(日)小島久代 | ||||
四十一 | 《辺城》主題考 | |||
……(日)城谷武男 | ||||
四十二 | 論沈従文的審美時空選択 | 向成国 | ||
四十三 | 沈従文与楚文化 | 劉一友 | ||
四十四 | 為謎様的伝主解読 | 厳家炎 | ||
四十五 | 沈従文在雲南−《雲南抗戦時期文学史》節選 | 蒙樹宏 | ||
四十六 | 沈従文小説創作的理論架構 | |||
……(新加坡)王潤華 | ||||
四十七 | 北方教授的抉択−《1948:天地玄黄》節選 | 銭理群 | ||
四十八 | 論作為詩人的沈従文 | 王継志 | ||
四十九 | 《辺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 劉洪涛 | ||
五十 | 沈従文劇体作品論 | 朱寿桐 | ||
五十一 | 域外学者関于沈従文与世界文学比較研究述略 | 楊瑞仁 | ||
五十二 | 日本沈従文研究的昨天、今天、明天 | |||
……(日)斉藤大紀 | ||||
五十三 | 《長河》中的伝媒符碼−沈従文的国家想象和現代想象 | 呉暁東 | ||
五十四 | 批判的抒情−沈従文的現実主義 | |||
……(美)王徳威 | ||||
第四輯 | 沈従文研究資料目録索引 | |||
……楊瑞仁 劉洪涛 | ||||
一 | 研究専著 | |||
二 | 工具書、論文集、専号 | |||
三 | 学位論文 | |||
四 | 研究論文目録 | |||
(一) | 生平及其他研究 | |||
(二) | 作家及其作品綜論 | |||
(三) | 作品専論 | |||
(四) | 芸術与物質文化史研究 | |||
附録 | 2004−2005年沈従文研究資料目録索引 | 張紅梅 | ||
第五輯 | 沈従文著作系年(1924−1988) | 劉洪涛 | ||
|
||||
附録 | 沈従文筆名和曾用名 | 沈虎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