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中日楼閣式木塔比較研究
張毅捷 同済大学 2012年12月 p222/16開/平装 ISBN7560850294 |
本書分上、下両篇,以日本古代所建造的11座楼閣式木塔為比較研究対象。上篇為有関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基礎研究,含概論、起源、演変与分期以及建筑設計手法等。下篇為中日両国建筑技術史的研究,含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中所反映的中国早期建筑特征、中日両国中世木結構技術発展分[qi2]技術史上的成因等相関内容。 |
目録 | ||||
凡例 | ||||
導論 | ||||
一 | 研究的意義 | |||
二 | 日本国内的研究 | |||
三 | 中国国内的研究 | |||
四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
|
||||
上篇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研究 | |||
第一章 | 概論 | |||
一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定義 | |||
二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構成 | |||
三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構造 | |||
第二章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起源 | |||
一 | 古印度仏塔 | |||
二 | 中亜地区的仏塔 | |||
三 | 中国漢以前的高台、楼閣和陵墓建筑 | |||
四 | 日本的“高床”建筑 | |||
五 | 本章小結 | |||
第三章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演変与分期 | |||
一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形制演変 | |||
二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木結構構件的演変 | |||
三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分期 | |||
四 | 本章小結 | |||
第四章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的建筑設計手法 | |||
一 | 有関建筑設計已有的研究成果 | |||
二 | 筆者的研究 | |||
三 | 本章小結 | |||
|
||||
下篇 | 中日両国歴史時期木構建筑技術史的研究 | |||
第五章 | 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中所反映的中国早期建筑特征 | |||
一 | 総体特征 | |||
二 | 局部做法 | |||
三 | 檐部做法 | |||
四 | 斗棋做法 | |||
五 | 本章小結 | |||
第六章 | 中日両国中世木構建筑技術発展分歧点技術史上的原因 | |||
一 | 材分制 | |||
二 | “木割法” | |||
三 | 比較《営造法式》与《匠明》 | |||
四 | 成因 | |||
五 | 余論 | |||
六 | 本章小結 | |||
第七章 | 雑識 | |||
一 | 角梁的起源 | |||
二 | 昂的起源 | |||
三 | “畏押”材的起源 | |||
四 | 関于鋪作的命名 | |||
五 | “桔木”的起源 | |||
六 | 普拍方的起源 | |||
七 | 本章小結 | |||
第八章 | 結語 | |||
一 | 本書的主要内容 | |||
二 | 本書的主要成果 | |||
三 | 今後的研究設想 | |||
附録 | ||||
附録A | 木構名詞 | |||
附録B | 本古代楼閣式木塔実測記録 | |||
附録B | 新日本古代楼閣式木塔実測図 | |||
附録D | 《匠明》中有関三重塔、五重塔的記載 | |||
索引 | ||||
参考文献 | ||||
後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