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文学的秩序世界:中国現代文学批評新論
周海波 著 人民出版社 2013年5月 p427/16開/平装 ISBN7010119376 |
"本書通過深入探討中国現代文学和文化在発展過程中形成的規範和秩序以及相応的价値体系,重新確立中国現代文学批評研究的坐標,討論中国現代文学批評的价値意義。全書15章,分上中下三編。" |
目録 | ||||
上編 | 中国文学批評的現代之路 | |||
第一章 | 断裂与転型:中国現代文学批評発生学 | |||
一 | “転型論”再思考 | |||
二 | 中国現代文学批評発生的動力 | |||
三 | 中国現代文学批評発生的時間及其表征 | |||
第二章 | 新文学与新批評格局的形成 | |||
一 | 五四新文学与文学批評的新秩序 | |||
二 | 西方文学批評方法的影響 | |||
三 | 社会学批評的中国化 | |||
第三章 | 顛覆与重建:革命文学与文学批評新秩序 | |||
一 | “五四”問題与文学批評的新格局 | |||
二 | “革命文学”論戦与新的文学秩序 | |||
三 | 政治話語与文学批評 | |||
中編 | 創造与規範:新文学範式中的文学批評 | |||
第四章 | 理論転型与中国現代文学批評的発生 | |||
一 | 運動思維及文学変革 | |||
二 | 文学思想与批評貢献 | |||
三 | 文界革命与批評文体 | |||
第五章 | 在叛逆与唯美中的文学追求 | |||
一 | “異軍突起”的文学批評 | |||
二 | 郭沫若:生命文学的追求 | |||
三 | 《文芸論集》:版本修正中的文学認同 | |||
郁達夫:執著与純美的文体批評 | ||||
第六章 | 新文学批評的美文化 | |||
一 | 生活的芸術与鑑賞式批評 | |||
二 | 文学批評的態度:寛容与理解 | |||
三 | 批評概念与文学批評体系建構 | |||
第七章 | 文学批評的社会化傾向 | |||
一 | 対社会化文学批評的重新認識 | |||
二 | 魯迅文芸批評的方法論特征 | |||
三 | 魯迅文芸批評的文体論特征 | |||
第八章 | 現実主義文学批評的時代追求 | |||
一 | 重建中国現代文学秩序的渇望与努力 | |||
二 | 茅盾構建文学批評的基本理論框架 | |||
三 | 文体風格的形成与発展 | |||
第九章 | 左翼文学与現実主義的主流形態 | |||
一 | 革命文学秩序重建的努力与嘗試 | |||
二 | 現実主義文学秩序的構建 | |||
三 | 批評的激情与真誠 | |||
第十章 | “大系”与文学史批評的新秩序 | |||
一 | “大系”与新文学的選編策略 | |||
二 | “大系”与文学史批評 | |||
三 | “大系”与文学批評類型 | |||
下編 | 自由与秩序:文学回帰中的文学批評 | |||
第十一章 | 王国維与中国文学批評的文学話語 | |||
一 | 王国維文学批評思想的形成 | |||
二 | 苦痛説与文学発生学 | |||
三 | 境界説与文学審美学 | |||
古雅説与文学文体学 | ||||
第十二章 | 胡適与文学批評語言的重建 | |||
一 | 一種努力,両種心思 | |||
二 | 文化保守主義与現代化的規範化 | |||
三 | 語言革命与新文学文体建設 | |||
第十三章 | 学衡派対心的文学秩序重建的意義 | |||
一 | 現代文化錯位中的学衡派 | |||
二 | 努力于現代文化秩序的建設 | |||
三 | 論争中的文化態度 | |||
第十四章 | 健康与尊厳中的“文学的紀律” | |||
一 | 文学的紀律与新月派的文学追求 | |||
二 | 梁実秋与文学批評的職業化 | |||
三 | 聞一多的芸術批評 | |||
第十五章 | 京派対文学的修正 | |||
一 | 京派与文学批評的美学之路 | |||
二 | “批評的感情主義者”:李長之 | |||
三 | 在美学研究和実用批評之間:朱光潜 | |||
四 | “新批評”的中国伝人:叶公超 | |||
参考書目 | ||||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