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虫精品
![]() |
道出于二:過渡時代的新旧之争-中華学人叢書
羅志田 北京師範大学 2014年7月 p266/32開/平装 ISBN7303174931 |
本書内容簡介:近代伝統日趨崩散,新的思想資源也凌乱无序,士人在不間断的糾結和[zheng1]扎中,一面收拾外来学理,有意无意之間又結合散乱零落的伝統因素,試図重整文化秩序和政治秩序,反思人与人的基本関系,甚至考慮是堅持還是重構以家庭為基礎的社会模式。 |
目録 | ||||
第一章 | 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初忠想与社会的権勢転移 | |||
一 | 思想権勢転移:従西学不能為用到中学不能為体 | |||
二 | 社会権勢転移:従士到知識人 | |||
三 | 社会権勢再転移:知識人的辺縁化与辺縁知識青年的興起 | |||
第二章 | 近代湖南区域文化与戊戌新旧之争 | |||
一 | 従辺縁走向中央的湘学 | |||
二 | 後湘軍時代湖南的守旧与趨新 | |||
三 | 近代湖南排外的実際与迷思 | |||
四 | 余論:官紳的互動与競争 | |||
第三章 | 思想観念与社会角色的錯位:王先謙、叶徳輝与戊戌前後湖南新旧 | |||
一 | 引言 | |||
二 | 旧中有新:王先謙、叶徳輝対国情的認知 | |||
三 | 由新転旧:旧派人物反戈一撃的関注所在 | |||
四 | 余波 | |||
第四章 | 他永遠是他自己-陳独秀的人生和心路 | |||
一 | 発出時代的声音 | |||
二 | 従国家到个人的覚悟 | |||
三 | 従文学到倫理的文化革命 | |||
四 | 従康、梁到胡、陳的時代転折 | |||
五 | 走向行動的政治革命 | |||
六 | 一生定位 | |||
第五章 | 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響 | |||
一 | 引言:《新青年》的溝通作用 | |||
二 | “我們”与“他們”的困擾 | |||
三 | 新文学作品的実際読者 | |||
第六章 | 林纾的認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 | |||
第七章 | 陳独秀的“五四後《新青年》的転向 | |||
一 | “五四”前後的《新青年》 | |||
二 | 北大的学科調整与京城的新旧之争 | |||
三 | 在自由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之間的陳独秀 | |||
四 | 《新青年》的転向 | |||
五 | 《新青年》編輯部改組風波 | |||
六 | 余論:“五四”比我們認知的更豊富 | |||
第八章 | 課業与救国:従老師輩的即時観察認識“五四”的豊富性 | |||
一 | 引言 | |||
二 | 蒋夢麟対“五四”的即時観察 | |||
三 | 老師輩一年後的反思 | |||
四 | 救国和読書怎様両全? | |||
五 | 社会模範的自制能力 | |||
六 | 余論:進一歩認識“五四”的豊富性 | |||
第九章 | 従科学与人生観之争看後“五四”時期対“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 | |||
一 | 論戦双方的動机 | |||
二 | 進化論与作為“五四”基本理念的“科学” | |||